北京
快速咨询
全国专业无罪辩护刑事律师服务平台

排除犯罪的事由 相关知识

  • 2020-11-13 424 人看过[排除犯罪的事由] 犯罪客体的概念与分类_犯罪客体

    犯罪客体的概念与分类_犯罪客体 一、犯罪客体的概念 通说认为,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或法益)。首先,犯罪客体表现为社会关系,即人们在生产和共同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表现为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与安全,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社会主义制度,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公民私人

  • 2020-11-13 436 人看过[排除犯罪的事由] 排除犯罪的事由_排除犯罪的事由的概念及分类

    排除犯罪的事由_排除犯罪的事由的概念及分类 一、排除犯罪的事由的概念 排除犯罪的事由,是指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一定损害结果,表面上符合某些犯罪的客观要件,但实际上没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并不符合犯罪构成,依法不成立犯罪的事由。例如,正当防卫行为,客观上给不法侵害人造成了一定损害,其行为表面上符合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客观要件,但实质上没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

  • 2020-11-13 541 人看过[排除犯罪的事由] 排除犯罪的事由_正当防卫的概念

    排除犯罪的事由_正当防卫的概念 根据刑法第20条的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方法,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的本质是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处理与正当防卫有关的一切问题时,都要把握这一核心内容。正当防卫的客观特征是:在

  • 2020-11-13 391 人看过[排除犯罪的事由] 排除犯罪的事由_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

    排除犯罪的事由_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 这里所说的正当防卫,是指一般正当防卫。正当防卫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否则就会造成新的不法侵害。 (一)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 正当防卫是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的行为,理所当然以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为前提。因而,现实的不法侵害是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 不法侵害即违法侵害,包括犯罪行为与其他违法行为。因为犯罪行为与其

  • 2020-11-13 453 人看过[排除犯罪的事由] 排除犯罪的事由_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

    排除犯罪的事由_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属于防卫过当。防卫过当不是独立罪名,而应根据其符合的犯罪构成要件确定罪名。至于如何确定罪名,除了要考虑防卫过当行为在客观上所造成的重大损害的性质以外,还要考察防卫人的主观心理状态即罪过形式。通说认为,防卫过当在主观上一般是过失,但也不排除间接故意的可能性。据此,在防卫过当造成了他人死亡

  • 2020-11-13 423 人看过[排除犯罪的事由] 排除犯罪的事由_特殊正当防卫​概念及条件

    排除犯罪的事由_特殊正当防卫概念及条件 鉴于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了特殊正当防卫(或无过当防卫),即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特殊正当防卫的条件,除了要求不法侵害正

  • 2020-11-13 653 人看过[排除犯罪的事由] 排除犯罪的事由_紧急避难的概念及条件

    排除犯罪的事由_紧急避难的概念及条件 一、 紧急避险的概念 根据刑法第21条的规定,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给另一较小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行为。抗洪抢险采取的分洪措施是紧急避险的适例。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的本质是避免现实危险,保护较大合法权益。紧急避险的客观特征是,在法律所保护

  • 2020-11-13 446 人看过[排除犯罪的事由] 排除犯罪的事由_其他排除犯罪的事由

    排除犯罪的事由_其他排除犯罪的事由 一、法令行为 法令行为,是指基于成文法律、法令、法规的规定,作为行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所实施的行为。由于法令行为是法律本身所允许乃至鼓励的、形成法秩序的一部分的行为,因而是合法行为,不是犯罪行为。 法令行为包括四类行为: 1、法律基于政策理由排除犯罪性的行为,即某类行为本来具有犯罪性,但法律基于政策上的考虑,将其中的

  • 2020-11-13 390 人看过[排除犯罪的事由]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关系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关系 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所作用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主体或者物质表现,如故意杀人罪的“人”,盗窃罪中的“公私财物”就是犯罪对象。特定的犯罪对象在某些犯罪中是构成要件,行为只有作用于特定的对象,才能构成犯罪。例如,只有当行为人拐骗了不满14周岁的儿童时,才可能成立拐骗儿童罪。特定的犯罪对象在某些犯罪中影响此罪与彼罪的区分。例如,盗窃财物与盗窃枪

  • 2020-11-13 449 人看过[排除犯罪的事由] 正当防卫案例分析,于某故意伤害案法院裁判要点

    正当防卫案例分析,于某故意伤害案法院裁判要点 案情简介 2016年4月14日,由社会闲散人员组成的10多人的催债队伍多次骚扰于某某母亲苏某的工厂,辱骂、殴打苏某某。案发前一天,吴某在苏已抵押的房子里,指使手下拉屎,将苏某某按进马桶里,要求其还钱。当日下午,苏某某四次拨打110和市长热线,但并没有得到帮助。 正当防卫案例分析,于某故意伤害案法院裁判要点

热门文章
推荐律师
  • 优秀刑辩律师

    杨树英 律师

    金融犯罪,刑事上诉,附带民事

    15632514568

  • 优秀刑辩律师

    黄书海 律师

    经济犯罪,金融犯罪,附带民事

    17710921395

  • 优秀刑辩律师

    张淑锋 律师

    经济犯罪,知识产权犯罪,附带民事

    15810764225

更多最新咨询
Copyright 2020 无罪辩护 京ICP备16052496号-1